Haloha

剑招与剑心

龙丘先生 发布于 2014/11/7 16:27 浏览: 1684 回复: 0 所在分类:八道方法论

剑道,是修习剑招和修养剑心的两种修行。

剑招修炼有守,破,离三种境界。守是固守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把老师传授给自己的技艺踏踏实实的掌握。做到这一点也是极难的了。剑道虽然只有面,小手,腹,咽喉四个攻击位置,然而却有擦技,拨技,担技,出端技等等。像擦技和拨技在外人看来并无多大区别,只是用力的方向和位置稍有不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相同的时刻使用这两种技巧得到的效果完全不同。在适宜的时候使用正确的技巧,大概是每个剑道修习者在剑道之路上的第一座大山吧。再例如,抢夺中心线,大概是每个老师都会教导的。可是中心线就那么一条,直直的保持住中段就不会失去中心线,这对你是这样,对于对手也是这样。一旦对手趁你不备,获取一本,接下来就抱着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心态死守中线,对于你的各种进攻都已迎刺的方式对待,想必那时也是感觉很痛苦的吧。古川和男的理论多次讲述蓄势的方法和重要性,但我尝试的进一步说明时,却感到越解释越难解释清楚。现在想来这个抢夺中心线也是玄乎一心的。试着敲击对手的剑,或者被对方的一本面击中,都是在理解和提升抢中线的技巧。即使输了比赛也应思考自己失去中线的原因,看到好的技巧或者受到名师的教导就赶紧在下次稽古中使用,这都是提升自己技术的好方法。推及到生活,不妨也以这种心态去学习。

破的意思是破除。破除固有的定式来进行击打。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小说笑傲江湖中风清扬有过这样的一段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抒,能成大诗人么?”破这个字就是讲求个自出机杼,有所创新。守的阶段只是学会遣词造句,学会平仄韵律,还成不了一流的水准。举个例子,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两句诗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不过如果加上后面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首诗就变得似乎浑然天成,闲适静谧跃然于纸上。可以说竹里馆上句是守,下句就是破了。然而没有守自然不成,你至少也得知道幽篁是竹林的意思吧。令狐冲跟随岳不群学剑,招招要求合乎标准,不敢有一寸的差别,其实也是讲求个守的境界。他遇到风清扬也是人生莫大的机缘。想必风清扬也是对其资质大为满意,见他处于瓶颈之中,才相机传授孤独九剑。如果是陆大有之流,就算来二三十个田伯光,风清扬估计也不会出手吧。那么如何分辨一个是新人,一个是已经突破旧招了呢?两个面都不是直起直落的话,只要看它的打击效果了,依旧能做到气剑体一致,那就是高明的剑术了。至于我们,虽说要在守字上磨练数十年,但是破的门径并不是不能窥得的。不断的打小面,练习上万次,自然会对其有所心得,有了自己用力的方式,出剑的时机,这些是老师不能教的,只能自己去领悟。所以不如培养一种自己的得意技,反复浸淫其中,使一种技达到破的境界,其他的老老实实的守住。人生如白驹过隙,知道舍弃一些,似乎才能走得更远吧。

至于离的境界,或许终其一生,也没几人能达到。离就是脱离,脱离本体,儒家讲中庸,道家讲无为,佛家讲涅槃,都是这一阶段。它是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举剑即是一招,不举剑亦是一招,每一招无迹可寻却又着着直击要害。这就是真正的无招胜有招。再提笑傲江湖中的例子,令狐冲习得独孤九剑后,并未到达离的境界。真正达到这一阶段的是在西湖梅庄与任我行的一战中,面对凌厉,连绵,迅捷,沉稳各种招数都能心生妙招,应付裕如。想到达这一意境,除了付出比他人多十倍的努力外,可能更多的还是需要天赋和运气吧。人生第三境界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的那一刻顿悟,也是汇聚多少辛酸与眼泪,只在一瞬间脱离桎梏,喜乐平安。河有千条,终将入海,学有千样,殊途同归。推及到世间万物皆是如此。对离的渴慕正如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写道: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下面讲讲剑心。剑道中有不动心,平常心,不忘初心等等。不动心讲求的是不管面对比你强或者比你弱的对手,当要养成岿然不动的心态。这就好比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外界再猛烈的变化就如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平常心更好理解,不去执着于胜负,把每次的稽古都当做自己提升的机会,赢了之后思考自己是否还能做得更好,输了之后想想是哪里出了问题。在稽古中常见到为了躲避对手即将打中的一剑而突然歪头,当对手的剑打在肩膀处而使的对方不能获取一本。显然,这在竞技剑道中,这么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对方手中拿的是真剑,岂能如此对敌呢。要养成平常心就是这个道理,我获胜就要以堂堂正正的获胜,我输了也该堂堂正正的去输。被打到是很正常的事情,太过执着胜负了,不光在剑道,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走入歧途。不忘初心是要求我们时刻把自己当成白纸,对于知识不断的渴求。孔子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每次学到一个新知识,心中应有满足感,幸福感。这是学习的原动力。学到新的招数沾沾自喜时,不妨去看看浩如烟海的典籍与前人心得,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只是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罢了。以上三种心,大概在道馆墙上,头巾上都是常见的。系头巾时,把字面向自己,思考一下,这也是一种修行方式。只是我觉得不动心,平常心也只是对剑招的领悟与提升。真正的剑心应该是仁爱心,应有斩剑活人的仁慈之心。说来也是难以理解,剑道一途招招皆是杀戮,有时舍身一击也是抱着和对手同归于尽的心态,如何能有仁慈呢?在日本战国时期有一位剑圣叫冢原卜传,他是鹿岛新当流的开山祖师。年轻气盛之时,凭借高超的剑术,大杀四方,未尝一败。据说其到死身上只有六处伤口,但都是箭伤,没有刀伤。可是这样的一位高手,在中年时产生了疑惑,就是他需要不断的去杀戮才能安抚心中狂躁的心。于是他在鹿岛神社闭关修禅,领悟到了一之太刀。即在对方无法伤害自己的情况下,尽量保住对方的生命。这就是所谓的斩剑活人。我的老师和我说过,一开始的忍让不是忍让,是懦弱,经过杀戮暴力后的忍才是真的忍。现在我们当然不需要去真的去杀人再去体会那种杀戮后的忍。我们不妨可以把剑道的竹剑想象成真的太刀,在每次稽古的过程中,当成一次次生死之战。虽然这样,有些失去了我们来练习剑道健身的本意,但是十次稽古中,有一次这样的经历便已经够了。想象对手来的一剑便是致命的一剑,在头上击落的一刻便是失去生命的一刻。相信那一刻,你会看淡了很多东西,那一刻你也会明白生命的可贵。推己及人,在生活中,你会更加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我想这才是练习剑道应该有的剑心吧。

对于一个刚刚修炼剑道一年的新人来说,写这样的一篇文章是有些不合适的。有些观点也是平时读书所领悟,仅仅作为一个抛砖引玉,只希望能带来更多的思考。

龙丘先生 2014/11/7 16:27

留下脚印

踩一脚
copyright © 龙丘先生 的空间 2010-2012
Processed in 0 seconds, 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