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ha

《肖邦故园》的教案

小王老师 发布于 2006/2/15 15:22 浏览: 1540 回复: 0 所在分类:我的教案

肖邦故园
[波]雅-伊瓦什凯维奇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肖邦;
2, 通过阅读,理解故园对肖邦音乐的影响以及肖邦音乐对波兰、波兰文化的意义;
3, 品味美景与音乐相结合写法,积累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导读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肖邦:
1,学习音乐的同学介绍肖邦:
2,老师补充:
      肖邦(Chopin,Frederic)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2月22日生于华沙近郊热里亚左瓦沃里亚(Zelazowa Wola)。父亲是法国人,年轻时迁居波兰。母亲是一位跟有音乐天才的波兰妇女。
  肖邦从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了音乐天才,他不但会弹钢琴,而且7岁时就发表了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8岁时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演奏。从此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份经常应邀去为贵族演奏。1826年肖邦中学毕业后,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在此期间他逐渐成为波兰公认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振奋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斗争意志。波兰的爱国力量也活动起来,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酝酿着新的起义,肖邦为之鼓舞。在这种形式下,肖邦的亲人、老师、朋友敦促他去国外深造。1830年11月2他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祖国,临行前他接受了朋友赠送的一杯祖国的泥土,这杯泥土他一直带在了身边。
    1835年在德国的德累斯顿,肖邦认识了波兰贵族出身的玛利亚,次年向她求婚,因门户之见而遭拒。1836年,肖邦认识了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约一年后两人同居,大约1847年才分手。肖邦从30年代其经常患病,由此也更产生出他乡作客,举目无亲的孤独感。肖邦对祖国的眷恋更加执拙,他在临终前留下遗嘱:“我知道帕斯凯维奇决不允许我的遗体运回华沙,那么至少把我的心脏运回去吧。”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结核病逝世于巴黎。
  肖邦的一生虽然仅短短的三十九年,但他的创作延续了三十年(1817 --1849)为人类留下了相当数量的艺术珍品,他的作品可分为两个阶段:
  (1)华沙时期(1817--1830),这段生活总的说是愉快,开朗的。这一时期的作品的基调是乐观的,但由于年岁和阅历的关系,思想深度有限。清新、明快是肖邦华沙时期绝大多数作品的风格。肖邦很少直接采用民歌旋律作曲,而是依据波兰民间音乐的性格、音调去进行创作。他的作品既有强烈的波兰风格,也具有个人独创的特性。
  (2)巴黎时期(1831--1849),1830年到1831年华沙起义的成功与失败,使肖邦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转变,使前期与后期的作品从风格和思想性上判若两人。后期的作品思想性很高,感情充沛,气势宏大,他早期的作品如果说是抒情音诗,那么后期作品就应称之为民族史诗。如“第一叙事曲”,“c小调练习曲”,“a小调前奏曲”等。肖邦的作品以抒情为特色,旋律宽广如歌,和声丰富光彩,肖邦是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史上的重要钢琴家、演奏家和作曲家。
    http://post.baidu.com/f?kz=2638046
二,伴着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1,阅读并思考:
①,作者认为,艺术家的创作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在肖邦的创作中的?
②,肖邦的音乐对一般听众、对波兰人有哪些意义和影响?
2,讨论并诵读:
①,讨论问题①。诵读第7小节,体会波兰乡村的美景。
②,讨论问题②。诵读第21至27小节,体会与美景融合在一起的音乐是如何长存世间的。
三,文本细读:
1,《学习与评价》P7,第15——17题。
2,关于第17题的答案可以多元解读。“没有母亲,没有姐妹——只有无边的寂静。一切都成为往事。”——肖邦生前流亡之苦已经结束,只留下美丽的音乐,世界进入了天堂般的静谧与幸福状态。
四,作业:
1, 找一段肖邦的曲子来听,体会钢琴诗人的音乐语言;
2, 完成《学习与评价》上与《肖邦故园》相关的练习。

★★★教学后记★★★
学生看到我带着笔记本进教室明显兴奋好多。有学生问,老师,学《肖邦故园》怎么不放《十一月的萧邦》啊?果然,学生是通过流行音乐知道肖邦这个人(名)的。
百度一下,学古典的肖邦崇拜者对周杰伦借大师抄作自己的作品明显不满;对周三岁开始学琴,至今只有8级水平有点不屑;同时,对8级水平的琴手能否演奏肖邦作品表示了怀疑。呵呵,流行音乐市场广阔,但要真正使古典爱好者信服,起码在周的身上,看不到可能。
我也是通过《肖邦故园》更多地了解肖邦的。早慧的音乐天才,无法模仿。那些痴心的父母,或许该多读读肖邦、莫扎特的传记,在对比之后决定是否有必要把孩子捆绑在钢琴前。

 

小王老师 2006/2/15 15:22

留下脚印

踩一脚
copyright © 小王老师 的空间 2010-2012
Processed in 0 seconds, 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