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ha

重拾被“伤痕”遮蔽的伯尔

小王老师 发布于 2005/11/30 20:29 浏览: 893 回复: 0 所在分类:教学资料

 早报特约撰稿 河西 责任编辑 黄维嘉    2005-11-16 0:31:26  
    为了纪念德国文坛的“鹰派人物”、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利希·伯尔逝世20周年,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和联邦德国海因利希·伯尔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伯尔与中国:交互文化沟通与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海因利希·伯尔图片展昨日在同济大学举行。
    虽然早在1971年,伯尔的作品《莱尼和我们》就已经翻译到中国,而且他所有的小说在大陆和台湾都有译本面世,但中国公众乃至作家群对于伯尔的作品却似乎流露出了某种倦意和漠然之态。崔卫平教授是在近几年才开始阅读伯尔的,她说,一个时代的悲剧造成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作家对于现实有着一种本能的拒斥感,他们对抽象思维的热衷,对存在主义中的虚无感的认同,都注定了这一代人选择了逃避,而不可能与伯尔展开对话。著名作家徐星在伯尔作品译介到中国之初就系统地阅读伯尔,但吊诡的是,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徐星们成了伯尔在中国接受史上的“掘墓人”。上海大学王鸿生教授认为,正是刘索拉、徐星、马原的出现,让我们错过了伯尔。一种文学思潮在中国获得了统治地位,也使它的目光变得狭隘,一些美学样式全都被认为是“过时”的,使得在中国,伯尔的影响力令人遗憾地定格在了伤痕文学时期。
    由于伯尔的“抵抗美学”一直坚持一种阿多尔诺似的批判立场,他的作品在德国本土也是毁誉参半。德国齐根大学德国语言文学教授施奈尔先生表示,伯尔早期散文中的战争体验、当代痛苦和基督教信仰浓缩为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实在性,而他的宗教信仰又将前二者转化为对这个时代的现实的深刻批判。不过近年来,读者对伯尔作品的兴趣有所回升。同济大学的吴建广副教授认为,这恐怕是因为“伯尔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道德家。他的平民胆识和刚正不阿不仅受到德国人民的敬重,也赢得了世界有正义感的人们的褒扬”。
    此次展出的照片中既有伯尔各时期出版的书籍、杂志封面和他的手稿,也有他在二战时期在德军中所拍的照片,甚至还有反对伯尔的人所画的海报,可以很直观地了解伯尔的生活背景与写作习惯。唯一的缺憾可能是这些照片和手稿的原件都没有带到上海,但即便如此,这些照片似乎仍然有一种让人震撼的魔力。在观看的过程中,崔卫平教授激动地说:“让我们都来读伯尔吧!他是这样勇敢,这样让人尊敬!”

小王老师 2005/11/30 20:29

留下脚印

踩一脚
copyright © 小王老师 的空间 2010-2012
Processed in 0 seconds, 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