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4项, 10项/页 «上一页 1 2 ... 7 8 9 10 11 12 13 ... 17 18 下一页» 
飘零的雪
发表于: 2007/12/7 12:51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91#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2/7
最后登录: 2007/12/7

l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在东非还出现了长达八千公里的断裂谷。由于这样大规模的地壳运动,致使世界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发展进化的呢?这些问题历来就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目前,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主要依赖于对古人类、各种猿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的研究,以及对现在世界各地的人和猿猴类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比较研究。 

      人类的起源   

    在分类学上,现代人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的哺乳纲、灵长目。在灵长目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包括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最相似。但是,人类也具有类人猿所没有的特征:如直立行走;能够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有发达的大脑,可以思考问题,解决困难;还有复杂的语言,可以进行交流;等等。那么,人类与类人猿具有怎样的关系?人类是怎样起源的呢?

从古猿到人的过渡

古人类学家认为在距今七八百万年以前,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进化,这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纪,世界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气候变化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一些连绵不断的森林逐渐变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断扩大,最终被稀树草原所取代(如图)。这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

    人类的祖先由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逐渐能够使用树枝和石块等来防御猛兽,或挖掘根茎等来食用。在这个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状变为S形等。因此,可以说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此外,两足直立行走还使人类祖先的前肢从用来行走和支持身体中完全解放出来,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和增大创造了条件。两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义,使人类学家把是否具备这一条件作为人和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如图)。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狩猎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

拉克丝.克莱因
发表于: 2007/12/7 12:51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92#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2/5
最后登录: 2007/12/16
原始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语言和象形文字。语言和文字又促进了人的知识积累和扩大,文化也随着有了发展。原始人类已经创造了最早的绘画、音乐和舞蹈。由于自身能力和认识的限制,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交织一起,构成了原始宗教。氏族上层还出现了控制神权的僧侣,他们维护已经出现的贫富分化局面,加速了原始社会的解体。

中国的远古历史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对天、地的出现及人类的产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中国,有关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一类的传说流传久远。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地质学的发展,揭示了地球形成的奥秘,也揭示了人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目前,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发现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300余万年,因而非洲被认为是人类的起源地。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化石,距今也有200万年。此外,还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化石,如年代稍晚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等,数量很多、分布地域也很广。因此,中国的考古学家提出:东亚地区也是人类起源地。

人类的出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它是古猿演变而来的。最近几十年间的考古发现和古人类学研究的成果证明,古猿与早期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使「从猿到人」的学说,获得越来越多的证据。

人类的出现与劳动有关。人类最初制作和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考古学家为与后来出现的磨制石器相区别,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后者(即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为了研究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与进步,考古学家还将它们分为早中晚三期。旧石器时代所分的早中晚三期,与古人类学家依据古人类的体质特徵所分的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这三个阶段大体是一致的。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类简单、一器多用为其特点;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器趋于小型化和多样化,器类增多,还发明了弓箭、投矛器等复合工具和钻孔技术,出现了少量磨制石器。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果实和渔猎为生。他们不会建造房舍,多在山洞中栖身,过着群居的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已学会用火。先是采野火,后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如打击火石取火、钻木取火等等。火的使用对人类的进化有很大的意义。它可用于照明、驱除野兽、驱赶寒冷,还改变了人们生食的习惯。由于熟食能缩短消化过程,使更多的养料被人体吸收,并使血液中的化学成分有所改变,促使人的体力增加、脑髓发达。如30万年前的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059毫升,一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的脑容量为1200─1500毫升,已达到现代人的脑容量变化范围,身高也与现代华北人的身高接近。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遍布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说明古今人类在这块大地上的活动范围,已相当宽广。
拉克丝.克莱因
发表于: 2007/12/7 12:51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93#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2/5
最后登录: 2007/12/16
距今一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进入全新世以后,地球的气温逐渐变暖,人类渐渐走出山区,移向平原地区活动。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人们选择了邻近水源的地点聚族而居,建造房屋,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原始农业,开始了定居生活。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普及,使各种石质工具的制作趋于规范、定型,更适合各种不同的用途。考古学家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发现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与当代中国的人口布局十分相似,相对集中于河网密布的东半部。人们的食物结构也是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粟稷。在距今9000年前,就已经出现栽培稻,说明水稻的发源地在中国而不是印度。8000年前的先民已经雕琢出玉器,发明了纺织技术,在音乐方面出现了七声音阶,可以吹奏旋律,还出现了刻划符号。7000年前的遗址中出土的独木舟和木桨,说明已经有了水上交通工具,牛已被驯养。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居民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彩陶文化,还出现了用夯筑技术建造的小城堡。5000年前已养殖桑蚕,并用蚕丝织出了丝织品,还掌握了人工冶铜的技术,铸造出青铜刀一类小工具。4000年前出现了文字,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有一批古代城市在地平面上崛起。古文献中记载的神农氏种植五谷,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蚕丝,他的大臣发明文字、舟车以及黄帝战蚩尤等,因这些发现而说明这些传说并非虚妄,它们包含了不少历史的影子。这些发现还说明,中华文明确实是源远流长。

古代居民聚族而居,所以在今天发掘的遗址中可以看到居住时形成的聚落,在墓地中看到排列有序的墓群。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繁衍生息,人口不断增长。当增至一定数量时,就像细胞分裂那样又分离出新的氏族。它们之间以血缘为纽带,形成规模较大的部落。在原始社会后期,中华大地上有许多氏族、部落和部族。古史学家将它们分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族和炎帝族为主体。它们最初居住在今天的陕西,后来分别向东发展,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它们与西进的东夷集团、北上的苗蛮集团发生过多次战争。传说在涿鹿之战中,黄帝和炎帝打败了以蚩尤为首领的东夷集团,使华夏集团的势力扩大到今天的山东境内。为了争夺联盟的首领,黄帝和炎帝在阪泉大战,炎帝战败。地处北域的黄帝乘势南下,使炎黄二族的势力达到长江和汉水流域,华夏集团的势力得到空前的扩展。以后的虞、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确立了华夏的特定地位,黄帝也成了华夏的共同祖先。
拉克丝.克莱因
发表于: 2007/12/7 12:52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94#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2/5
最后登录: 2007/12/16
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人们各尽所能、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选举公正、贤能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进行生产、抵御外来的侵扰。因此,古史传说中出现了尧举荐舜、舜举荐禹,禹先举荐皋陶、皋陶死后又举荐益当部落首领的故事,历史上称这种作法为「禅让」。这是一个人人平等、财富公有,因而没有争夺欺诈、也没有盗贼劫掠的时代。古代史学家们称这个时期的社会为大同社会。

古代居民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在恶劣的环境中与各种自然灾害顽强地进行斗争。其中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久远:面对滔滔洪水,野兽肆虐,尧为了把民众从水患中解救出来,命鲧去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治理,虽经九年努力,仍以失败告终。于是,舜命禹治水,禹总结了鲧治水的经验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他一心一意地率领民众兴修水利、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八年(一说十三年)时间,终于征服了水患。这个传说反映了古代先民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屈不挠、积极抗争的无畏精神。

随着生产力提高,一个人的劳动所生产的价值超过他本人的消费而有了剩余时,俘获的战俘不再被杀死了。他们沦为奴隶而被强制进行劳动生产,他们创造的财富被主人全部占有。这样,私有制出现了。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中发现了有的墓葬有棺有椁,有许多陶器、玉石器、象牙器和象徵财富的猪下颚骨等随葬物品;有的墓葬只有一个不大的墓穴和几件陶器;还有一些死者身首异处,既无墓穴、也无随葬物品,甚至被丢弃在废弃的窖穴或沟壕之中。这说明,这些死者身份、地位和占有财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些首领利用他们的特权首先富裕起来。贫富分化的不断发展,氏族与部落内的掌权者首先成了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内部产生了不同的阶级,表明原始社会到了末期。在这种情况下,族与族之间以掠夺奴隶和财富为目的的战争频繁出现了;为防御敌对一方的掠夺和侵扰,它们各自筑起了一座座高耸的城池;为适应战事的需要,兵器的生产受到普遍重视:为维护特权者的利益,他们摈弃过去的习惯法,制订了新的制度法规;「禅让」制度也不可能继续实行,必然为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到夏禹死后,禹之子启杀益而夺取首领的位置,开创了父传子、家天下的新时代,称为小康社会。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代。
也有古老的时代一意.  
霓衫夜舞
发表于: 2007/12/7 12:54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95#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2/5
最后登录: 2007/12/9
精卫填海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
精卫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不知羞耻,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精卫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精卫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
精卫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炎帝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精卫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精卫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
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精卫,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过些天,精卫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精卫说:哪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精卫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精卫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精卫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
精卫死后,变成一只红爪白嘴的小鸟,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虚无的翼
发表于: 2007/12/7 12:54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96#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2/5
最后登录: 2007/12/7
千百年来,人类对自己从哪里来的问题争论不休,提出了很多假说,又倾注全力加以证明。特别是“宗教”与“科学”这两大对立阵营,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更是争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各执一端,据“理”力争,都欲让世人相信各自的观点。
  宗教与科学,一个主张“神造”说,一个主张“进化”论。它们都有“充足”的理由,“强有力”的证据,不由人不信。
  在几乎所有的宗教中,人都是由上帝制造的。
  宗教在科学的眼里是精神鸦片,是消磨人意志,腐蚀人心灵的至毒之物。然而宗教又是人类无法、也不应回避的问题,它历史悠久,一直伴随着人类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认为宗教是逃避矛盾的避难所,但我们知道宗教恰恰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人对终极价值的关怀,对于解答人类现世与未来生活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出路。
  科学在人的起源问题上,则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代表。
  科学的历史虽然远远短于宗教,但发展速度之快却是宗教无法比拟的,这主要在于科学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能很快满足人们生理上的需求,而宗教使人精神得到愉悦是缓慢的,因此,宗教成了人类急功近利的牺牲品。
  人类为了确立自已的统治地位,就需要“人至上”的生命观证明自已的社会实践。只有人才是世界的主宰!达尔文的学说正好“迎合”了这种“需要”。
  200年来,进化论主宰着生物研究的主导方向,奉为生物研究中的“圣经“,不敢妄越雷池一步。人们在破除迷信的同时,往往会树立另一种迷信。今天人们发现,进化论有可能导致人类进入某些误区。解剖医学首先向进化论发起了冲击,进化论在神经传递。意识链及经络学中陷入困境,因此人们认识到:进化论并不是万能钥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视野不断扩大,旧有的一些理论已不能解释不断发现的很多现象,因而需要新的学说来加以解释。
  因此,我们对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发现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对神话、传说、宗教古籍重新作了考察,从与众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些事物,因而提出人本来就是太空人的观点。
  任何观点的提出,都是对疑问、现象的重新认识,就是站在不同角度对固有材料的重新审查,绝不是简单的翻版,目的不外一个:破译人类面临的困惑。
梦幻幽灵
发表于: 2007/12/7 12:55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97#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2/7
最后登录: 2007/12/16
非洲多源论:随着非洲古人类考古的全面展开,在非洲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和人科动物的化石,"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这一学说在主流科学界已无人反对.非洲起源论有"多源论"和"单源论"之分,多源论认为,人类在进化到直立人阶段后,便扩散到全世界,然后各自进化,随着人类交往的频繁,不同的古人类之间开始混居杂交,便变成了现在各种各样的现代人.照"多源论"的说法,北京猿人等中国直立猿人依旧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非洲多源论"是目前中国人类起源的主流学说.

非洲单源论:在"多源论"盛行的年代里,许多人搞不懂,世界各地那差距巨大的各种古人类是如何共同进化为现代人这相差不大的物种的?现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虽外貌差距很大,但身体本质上是差距很小的,不可能是由不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呀!随着DNA技术的发展,人们终于解开了这个未解之迷.人们发现,所有的现代人的祖先均为20万年前的一位东非女子,代号为"夏娃",后来,"夏娃"的后代们扩散到全世界,消灭了世界各地原来的各种古人类,便成了现在这统治整个地球的现代人.最近几年的一系列发现(如先驱人,长者智人)也证明了"单源论"的正确性.照"单源论"的说法,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在5万年前到达中华大地的时候就一点都不像猴子了,北京猿人并非我们的直系祖先!"单源论"是目前世界上人类起源的主流学说.
糖糖儿
发表于: 2007/12/7 12:55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98#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2/5
最后登录: 2007/12/12
【未来六种人类物种形式】


  当科学家们通过探究人类的昨天,把从到人的进化史拼图归于原貌时,新的疑问又开始了:人类的未来将会怎样?对于大多数严谨的进化论学者来说,这是一个他们更希望能回避的推测。但人类作为一个自然物种,进化的脚步不会停止,追寻演进的足迹,我们能否看到自己的未来?

  古生物学家认为,我们的祖先智人曾经有过两个“兄弟”——身材健壮的尼安德特人和弗洛里斯小矮人。虽然他们都在进化的历程中逐渐销声匿迹直至灭亡,但仍有科学家提出这样的疑问——人类进化中的“
副产品”是否可能在未来重新出现?此外,有人还提出,迅速发展的基因技术能“催生”出新的人种;也有人认为,人类将与机器结合成一体,使纯粹的自然人成为濒危物种。

  这样的想法听上去是在科幻片中无数次出现的场景,但事实上,人类现在已经面临着有关未来人类发展的选择——随着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干细胞研究到人体内植入芯片的争论却变得越发激烈,其根源也和关于进化论的非议一样,涉及到宗教、政治和价值观的分歧。

  科学无法准确预测出未来一千年直至上百万年间的环境变化,也无法知晓人类是否能适应这样的变化,但是人类的好奇心并不会因此而平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家彼得·沃特在《未来进化》一书中提到,人类正在利用自然和科技的力量让自己永存,人类至少还能存在5亿年。在未来的演进过程中,人类也会像过去一样重现进化历程。人类究竟会走向何方,科学家和学者们做出了5种大胆的猜测:

  智人中的
智人。100万年后,全球人种融合成一种稳定的状态,不同肤色融合到一起,种族特征消失。

单一人——世界大同,人种融合

  一百万年后,高度全球化的后果导致不同人种均被同化,不同肤色融合到一起,种族特征逐渐消失。做出这一推测的依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虽然进化论一直在起作用,但在过去的上万年内,人类的基因库不是在发散而是在收敛,而这一趋势的加剧会最终导致单一人种的诞生。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全球化的飞速进程,不同人种文化上的差异正在逐渐消失,这在人类语种的变化上尤为明显。目前,全球人类拥有6500种语言。而能够流传到我们的下一代的语言仅剩600种。在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全球人类前所未有地联系起来,虽然有很多个人和组织都在尽力维持少数民族正在丢失的文化遗迹,但文化的单一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生物学家认为,一个物种的不同种群必须互相隔离才能导致这些种群朝不同的物种分化。这就是加拉帕戈斯群岛出现13种不同的“
达尔文雀”的原因。但问题是,如果地球上人类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这是否会造成人类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分化?

  进化为单一人的好处显而易见———地球上会出现从未有过的和谐的社会,人类的政治经济发展将取得质的飞跃,实现所谓世界大同。

  但是,像所有的单一物种一样,单一人也更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的威胁。基因上的可变性能够在一些病毒来袭时保护基因多样化的物种不受大规模的伤害。因此就像培育出的超级水稻一样,虽然品种优良,同时也极易受到某种病害毁灭性的伤害。

  同时,全球环境的急剧变化也会威胁到单一人种。由于工业污染等人类活动,地球环境的变化可能将超过人类的适应能力。因此,短时间内单一人种的辉煌背后很可能面临灭顶之灾的危险。

  全球灾难后
幸存下来的人。他们会有适应当地特殊环境的特征,如对病毒免疫,或防辐射的皮肤。

 
幸存人——浩劫过后,人类分化


  科幻小说《时间机器》为我们描述了浩劫对幸存的人类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地球文明被一场天外灾难毁灭后,幸存的人类演变成了两个种族———残忍的地下食人族和日渐衰微的地面文明种族。

  事实上,劫后余生的故事从
诺亚方舟时代就开始了。从超级洪水瘟疫核战争到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些难以预料的灾难都可能将绝大部分人类建设的辉煌文明摧毁。之后浩劫的幸存者会走上自己的进化道路。

  如果不同人群被分隔在不同的地方长达上千代,不同的种族就会自然产生。打个比方说:如果全球遭受致命生化恐怖袭击,对该生化病毒具有抵抗力的人将存活下来并在被污染的环境下繁衍具有免疫力的后代。而那些没有免疫力但在庇护所求生的人就在被隔离的区域形成自己的种族。这一理论的依据能在艾滋病病毒在人类的传播中找到。生物学家称,有一些人虽然经常暴露于易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环境下,却不会显示HIV阳性。原因可能就是他们的祖先在500年前的一场瘟疫中幸存。

  不过如果灾难真的发生,人类如果能幸存,会让自己长期处于互相
隔离的状态吗?答案很可能是“不”,即使出现种族分化,也必会有一个种族完全取代或同化其竞争者。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人类的“兄弟”———尼安德特人的灭亡。很多古生物学家认为:虽然尼安德特人在体格上比我们的祖先智人健壮得多,也曾和智人部族有过接触,却由于智力上的劣势,最终被能制造高级武器,掌握了艺术文明的智人所取代。以至于在现代人的基因中找不到任何尼安德特人血统的痕迹。

  通过基因技术改造的人在某些方面的特质会超出常人,如智力和寿命。但这一变革需要通过道德和技术的障碍。

基因人——药理超人,抑或怪物?


  用基因药理学方法来强化人类事实上早已经出现——那些服用类固醇的好莱坞动作明星和运动健将就是最鲜活的例子。

  社会观察家乔尔·加罗在《激进的进化》一书中称这些领域的发展之快可以被视作一种新形式的进化。那么这种进化导致一个新的人种的诞生需要多长时间呢?加罗给出的答案是:20年。而类固醇药物制造的肌肉男仅仅是科学技术打造新人种的一个早期范例。

  加罗认为,科技对人类身体上的强化作用最初出现在运动场和战场上,但最终将进入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工作甚至求偶。

  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找到了让老鼠更聪明和长寿的方法,设想一下,经过强化之后,一个人能在100岁的高龄保持最佳状态,并且还希望他/她的后代也具有这些强化的优势,很可能出现的状况便是寻找将这些基因传到自己的后代的方法,最终导致新的人种的产生。这让人联想到科幻影片《基因》中描绘的故事——社会等级以基因为划分标准,只有具备优等基因的人才能身居要职。但是要制造优等基因人,还需要跨技术和道义上的障碍。

  基因疗法只能在个人身上奏效,也就是说不能遗传给后代,要是其能够遗传,必须对种系干细胞进行修改,而这必将引发道德上的争议。同时,种系干细胞修改技术虽然能够制造新一代的超人,但由于其不确定性,也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甚至将人变成怪物。

  人类同机械的结合会使身体更强大,但这种“
混血儿”可能仅仅是进化过渡阶段的产物。

——本文于 2007-12-7 12:56:24 被 糖糖儿 最后编辑。
流雪回风
发表于: 2007/12/7 12:55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99#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2/5
最后登录: 2007/12/7

无论在东方或西方,无论是希腊人、埃及人、巴比伦人,或是中美洲的土著人以及亚洲的印度人、中国人,各种人类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于神的力量。在欧洲和中东,《圣经》上关于上帝“创世记”,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更被奉为颠扑不破的真理。17世纪的厄谢尔大主教甚至耗费大量精力论证出了上帝创世的精确时间,为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中午。这一论点现在无疑成了笑柄,然而,在19世纪之前,人们对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惟一的解释体系便来自《圣经》,且不容有任何怀疑。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旧石器时代的燧石工具、古人类的骨骼化石以及遍布各大洲的史前岩画的陆续发现,人们的疑惑也越来越大。人们开始感到,要想将这些明显十分远古的东西,强拉硬扯地划归到短短6000年的历史中去是多么勉强。于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将《圣经》看作是绝对真理的时代,欧洲学界开始突破“七天创世”的束缚,将目光投向远古的过去。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查理·罗伯特·达尔文的著名《物种起源》终于石破天惊地出版了。他以科学的考察为基础,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紧接着《物种起源》,他于1871年又发表了《人类起源》一书。宣称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达尔文的这个观点对当时的学术界和宗教界来说,无异于一枚当量超强的炸弹,从而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是,这毕竟是人类史上最重大的进步之一。它让当时的人们接受了世界和人类具有悠久历史的观点。从而将人类的认知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达尔文开创了一门科学,其深远意义超出当时人类的想像。

达尔文在《人类起源》这本书中,指出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出自共同的祖先,并进一步推测:“非洲有可能是和大猩猩、黑猩猩有着密切亲缘关系的类人猿生活过的地方……由于它们是目前最接近于人类祖先的动物,所以我们的远古祖先生活在非洲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各洲。”达尔文说,如果你想了解人类进化史就去非洲。

非洲是大猩猩、黑猩猩等类人猿的故乡,它们的基本解剖结构与人类相同,它们的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排列方式、胚胎发育的过程都和人类相似。它们还有和人类相似的血型,这是其他任何动物所没有的。可以说它们是人类的近亲。因此,非洲过去可能生存有我们人类的祖先──原始人。

当达尔文提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这一论点时,人们在任何地方都还没有发现早期的人类化石,他的论点完全是根据大量物种演化现象推导得出的。于是人们进一步推导认为,从古猿到今天人类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有其特征的证据,包括各阶段的化石和相应的文化遗址、工具等。也就是说,从古猿进化到人类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个进化的过渡环节。科学家称这个过渡环节为原始人。

原始人是一个族系的名字,它包括在相当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所有种属,也包括人类。那些早期原始人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用双腿行走。

关于人类起源问题,存在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现代人的起源问题;一是早期人类的起源问题,即从古猿到人的演化。

长期以来,科学家为了寻找原始人的足迹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人们在德国发现了距今25万年左右的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的人骨化石,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分别发现了距今60万~40万年左右的爪哇人和北京人的人骨化石。这些原始人的发现无疑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基本解决了现代人的起源问题。但对于古猿到人的演化却还缺少更古老的证据。

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人们在非洲大陆还没有发现过相应的原始人存在的证据。对于达尔文“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推论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者们热衷于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发现,更倾向于“人类起源于亚洲”的说法。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自大的情结在起作用。在20世纪初,那些欧美的学者们是以蔑视的眼光来看待非洲的,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们是不愿意看到如此高贵的人类起源于他们所谓的“黑暗大陆”——非洲的。

零食爱好者
发表于: 2007/12/7 12:55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100#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2/6
最后登录: 2008/3/15
在林海莽莽的大、小兴安岭中,嫩江婉蜒奔腾南下,儿人松花江。在美丽富饶的嫩江两岸,生息着一个勇敢善良的民族一达斡尔族。

    几个世纪以来,勤劳、骁勇的达斡尔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发祖国东北边疆,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643年,达斡尔族人民英勇击退沙俄殖民者的入侵。1651年沙俄侵略军再次入侵黑龙江流域。面对侵略者的炮火,达斡尔族人民手持大刀、长矛和弓箭进行顽强的抵抗。战士们宁死不屈, 61人英勇牺牲,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在反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战役和收复新疆伊犁的战斗中,在中日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等抵御帝国主义入侵的战争中,达斡尔族人民都英勇参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 “达斡尔”是本民族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少数分布在新疆塔城市。

   17世纪以前,达斡尔族已在黑龙江北岸结成村落,聚族而居,是当地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民族。从黑龙江北岸南迁后,达斡尔族人民开拓嫩江流域的土地,为开发祖国的东北边疆做出了贡献。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达斡尔人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进行农、猎、牧、林等多种生产活动。他们不仅把这种多种经营生产方式从黑龙江北岸带到了嫩江流域,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给他们的多种经济活动增添新的内容。
    达斡尔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兼通满文、蒙古文和哈萨克文。由于居住分散,达斡尔语形成了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方言,但语音、词汇、语法的差别不大,可以互相通话。

    达斡尔族重视教育,在清代就设有满文学堂, 20世纪30年代初组织教育促进会,捐款资助办学校,帮助贫困学生深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教事业迅速发展, 1990年达斡尔族每万

    达斡尔族有十富的民间文学。内容有关于人类起源的、膜拜大自然景色的,更多的是叙述和赞颂英雄人物的神话传说。清代达斡尔族文人阿拉布丹写有《蝴蝶花的荷包》、《四季歌》、《戒酒歌》等数十篇优秀作品。深受达斡尔族人民喜爱的《少朗与代夫,,叙述了19世纪后半叶达斡尔族反抗民族压迫,反抗封建统治者的英雄故事,是一篇具有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优秀作品。近代达斡尔族文人钦同普创作的《农夫歌》、《打鱼歌》、《伐木歌》等作品,也在达斡尔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历史悠久的渔猎生活,造就了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民间体育,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强化了达斡尔人的剽悍性格。

    在达斡尔族民间体育活动中,有适应狩猎生产和抵御外来敌人的武装斗争需要而兴起的射箭运动;有摔跤、扳棍、颈力赛等极为普及的体育活动;更有久负盛名的传统体育活动--- 一一曲棍球。早在我国辽代,达斡尔族的先民--一契丹人中就盛行与现代曲棍齐。一幢幢坐北朝南的高大的“介”字形草房,内壁和大棚装饰着各种图案,大方雅观。家家户户的院墙围绕着红柳条编织的带有各种花纹的篱笆。

    达斡尔族喜欢吃加牛奶的稞子米饭和荞麦面、饼等,肉食以晒肉干和煮、烤肉为主,不习惯吃炒肉。节日宴会里待客的珍贵菜有“手扒肉”。男于夏穿布衣,外加长袍,用白布包头,戴草帽,足踏“奇卡来”(皮靴);妇女穿以蓝色为主的长袍,夏日喜欢穿白袜、花鞋。他们最大的节日是春节,节日里都着盛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物。

    达斡尔族大多信仰多神教,供奉天神、山神、火神、财神、祖神等。由于达斡尔族居住在祖国各种文化交汇和过渡的地带,加之他们独特的历史文化变迁,因而形成了他们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特征。达斡尔族的物质生活、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所表现的,正是这种农、牧、渔、猎多种文化兼容的特点。

共174项, 10项/页 «上一页 1 2 ... 7 8 9 10 11 12 13 ... 17 18 下一页» 

快速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