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老师
发表于: 2007/3/2 13:08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1# TOP
管理员
性别: 保密
积分:578
阅读权限:224
帖子: 98
加入时间: 2003/11/12
最后登录: 2024/1/4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注音: 颛顼zhuān xū            南正重chóng            

文化常识:三皇五帝   一说,伏羲、燧人、神农 ——三皇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

重点实词:命、司、绍、典

命:命令。专指上级命令下级。

司:掌管,主管。

绍:继续,接续,继承。

典:主管。

重点虚词:以、之、故

以:连词,来。

  唐虞之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绍重黎之後: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    

使复典之:代词,此处代天地。

故:所以

词类活用:世,名词作状语,世代地。

古今异义:至于

古义:到

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存在的疑点——关于“序”的注解

字典,“序:引申为依次序排列。”

教材:理。这里是主管的意思。”

《导学练》:“序,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掌管。”

我们在这里解决不是一个词的注解,而是学会在信息的洪流中站稳自己的立场。

 

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实词:守、为、典、去、适、奔

守:职责,职守。          为:动词,成为。

典:掌管。                去:离开。

适:到……去。             奔:逃亡。

文化常识:三公

三公:司马(国防部长)、司徒(总理)、司空(监察部长)

判断句:程伯休甫其后也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后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注音:相xiàng  名作动,做……        kuǎi kuì          jiàng:带兵

实词虚词:去、适、或、以、显、将、遂、拔

以:介词,凭借。             显:显扬,传扬。

遂:于是,就。               拔:攻取。

 

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

注音:靳jìn       huán,返回。

实词:事:奉事,为……服务。

坑:活埋。(《导学练》上说是名作动,不妥,坑本身就有“活埋”之义)

俱赐死杜邮。省略句:俱赐死(于)杜邮

            被动句:被赐死

            状语后置句:都在杜邮被赐死。

 

蒯聩玄孙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于殷。汉之伐楚,昂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卬áng   xùn:带兵巡行占领地方。 zhāo

诸侯之相王,汉之伐楚:之,取独。 王,名作动,封为王。

其地河内郡:把……作为

市长,古今异义,古义,管理市场的官长。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

这段前面省略了记述司马谈学习、出仕和论六家——易、阴阳、儒、墨、法、名、道——要旨的大段篇幅

掌:掌管。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

注音:会kuàijī     yǔ穴xué       yuán     wèn   sì  zōu  yì

注释:阳:山南(水北)。

涉:渡过。

讲业:讲,研究,商讨。业,学业。

词类活用  名作状:游江、淮         涉汶、泗

名作动:乡射,行乡射之礼

省略句: 迁生(于)龙门,耕牧(于)河山之阳

讲业(于)齐、鲁之都   乡射(于)邹、峄

状语后置句: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浮于沅、湘

乡射邹、峄

 

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注音      qióng   

注释 厄困:厄,穷困,灾难。此处作动词解,遭遇厄运。困,被困,困住,动词。

过:走过,经过。                  以,同“而”。

略:巡行,巡视。                  报命:复命。

关键词 修改tag
小王老师
发表于: 2007/3/2 13:13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2# TOP
管理员
性别: 保密
积分:578
阅读权限:224
帖子: 98
加入时间: 2003/11/12
最后登录: 2024/1/4

基础知识的积累是一件看上去不那么有趣甚至有些繁琐的事情。基础知识的自我修习就更加考验人的毅力。

 

    不加内部消化、不经常使用的知识点很容易被遗忘.如果很多年以后,大家不记得这篇文章里某个字词的读音或者意思,但依然保持着今天我们对待《太史公自序》的严谨态度,我想,无论那个时候大家谱写着自己怎样的人生篇章,那一定是华彩动人的。这就是被考试掩盖了的我们学习的真谛。
小王老师
发表于: 2007/3/5 13:46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3# TOP
管理员
性别: 保密
积分:578
阅读权限:224
帖子: 98
加入时间: 2003/11/12
最后登录: 2024/1/4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从事:古义,参与其事;今义,投身。

发愤:古义:发,产生。愤,愤懑之情。

              今义:决心努力。

且:将要。       

适:副词,恰好。        反:通“返”,返回。

判断句: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文化常识:泰山封禅(shàn

 

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

显:显扬,传扬。

统:一脉相传的系统。

从:跟从。

 

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必:一定。

论著:论,议论,评论。著,写文章,写书。

无忘:无,通“毋()”,不,不要。

文化常识:三立——立德、立言、立身

 

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yuán   

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

称诵:称,称颂,赞许;诵,述说,陈述。

 

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

王道:古时候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

修旧起废:修,修整;起,起用。

VS作:论,议论,评论(论,着重在是非,所以“论”的结果往往是作出判断);作,创作。

四百有余岁:有,通“又”。

学者至今则之:则,动词,效法。

 

*所谓“西狩获麟”一说,主要是《春秋》的一句话:“西狩获死麟。”

《公羊传》对之解释道:春,西狩获麟。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为大之?……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

 

“绝笔于获麟”

孔子作《春秋》,写到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结束。

孔子获麟绝笔,从客观上讲,是年纪大了精力不佳(71岁)。从主观上讲,感麟而忧也是个重要原因。

传说公元前551年,孔子的母亲怀了孕,祈祷于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孔子遇麟而生,晚年又见麒麟,他认为是个不祥之兆,立即挥笔为麒麟写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孔子感麟而忧,再加他唯一的爱子孔鲤早逝,终于在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与世长辞了。孔子死后,获麟绝笔的故事广为流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古风诗》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死义之士:死,为动词,为……而死。

汝其念哉:其,语气副词,表希望。念,惦念。

小子不敏:小子,谦辞,我。古今异义。

          敏,聪明,机智。不敏,谦辞,愚钝。

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请,请允许我。悉,都,全。次,动词,按顺序排列。阙,缺。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纪。

:chōu,缀集。

石室金匮,国家收藏图书、档案之处

建于明堂:建,设立。明堂,朝堂。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 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绍:继续,接续。

本:意动,以……为本。

际:时候。

敢:谦辞,有冒昧的意思。

让:辞让,退让。

 

——本文于 2007-3-5 13:48:00 被 小王老师 最后编辑。
小王老师
发表于: 2007/3/8 9:21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4# TOP
管理员
性别: 保密
积分:578
阅读权限:224
帖子: 98
加入时间: 2003/11/12
最后登录: 2024/1/4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介词宾语前置

何为,为何。

害:嫉妒。

壅:阻塞。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是非:动词,褒贬。

以为天下仪表:以为,以之为。 仪,准则,法度。表,标志,标准。

讨:声讨。

以:连词,表目的,来。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空言:古今异义

人事之纪:纪,法度,准则。

明是非:明确。(注意《导学练》词类活用一说)

恶,不肖:形容词作动词。

不肖,①儿子不成器。②不贤。

存亡国:,使动,使……存

补敝起废:敝、废,形容词作名词,衰败的。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

pìn:雌性鸟兽,与“牡”相对。

fěng:通“讽”,含蓄地暗示、告示。

经纪人伦:经纪,治理,管理。人伦,人与人的道德关系。古代以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为五伦。

 

《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乐》yuè所以立

和:和睦,协调。            

治:治理,管理。

节:节制。    

 道:说,讲。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指,意思,意图,通“旨”。

奔走:奔,逃亡。走,跑,逃跑。

胜:旧读shēng,尽。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

豪:通“毫”。

臣弑shì

渐:渐进,逐步发展。

谗:说别人坏话的人。

 

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

经事——变事

权:权变,灵活。“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篡弑之诛:篡cuàn,臣子夺取君位。弑shì,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诛zhū,责问,谴责。

被:蒙受,遭受。

辞:解说,申辩。

 

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君不,臣不,父不,子不:名词意动用法,像君主(臣子、父亲、儿子)。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辞:推辞,不接受。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这句话值得深深玩味。

中国古代还有这样的话,“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礼治加法治是古代中国的儒家统治思想,今天想来还有它有价值的一面。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垂空文以断礼义:垂,流传。断,判断,决断。

咸各序其宜:咸,全,都;序,按次序排列。

欲以何明?宾语前置句“欲以明何?

快速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