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ha

把握“度”

紫阳 发布于 2007/12/6 21:33 浏览: 496 回复: 0 所在分类:特别摘录
作者: 宫宝涵 
发表时间 2007-12-02 20:55:56
人气:2309

    原来对“度”字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多用途、多意思的常用字,比如角度、制度、高度、深度、广度、限度、适度等,也就是方向、规矩、机制、技巧、灵活等方面的理解上。通过学习实践,逐步加深认识,现在感到“度”字学问太大了,居然有度说、度学、度家、度语,还有专著,有的专家学者称“度”的思想为“天人合一”,干脆把自己的名字改叫“度之”,对“度”专门进行研究开发。

    “度”,它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保持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界限。认识、把握事物的“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只有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防止“过”或“不及”。通常所说的“掌握火候”、“物极必反”等,都是这个道理。

    把握“度”,就是把握界限,使我们所被把握对象的结果,限定在一个最佳的质的范围之内,如果把握不恰当,就会害人害己。以“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为例,关羽是因高傲过度才丢了荆州,惨败麦城;张飞是因对部下责罚过度而掉了脑袋;司马懿是因谨慎过度方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在国际共运和中共党史中,“左”倾超越现实,右倾落后现实,也都是因为“度”没有把握好。时至今天,我们不也是在屡屡强调: “改革的力度,开放的幅度,发展的速度,不能超过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吗?由此可见,把握“度”带有普遍性,是个大学问。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比如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都是从生活作小节的不检点开始的,最后让膨胀的私欲缠身,就像雪球滚到半山腰,刹也刹不住,挡也挡不住了,只有滚到涧底摔成粉末才罢休。又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酒,少量的饮酒,即可舒筋活血,又能解除疲劳,是一件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事。但过量的饮酒就不好了,它即伤肝脾,又损肠胃,还会对大脑有危害。如果超越了极限,那就更危险了,那就有可能引起酒精中毒,危及生命。还有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说的是我们朋友之间的开玩笑要讲究分寸。适当的开玩笑,会活跃朋友间的气氛,还能加深感情。但要是把握不好 “度”,把玩笑开过了头,就会伤了对方的心,弄不好还会引起很多的麻烦,甚至使朋友反目为仇。当然,我们把什么事情都做的“恰到好处而不过”,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决不能对任何事情都放任自流,不去把握。能不能把握好,是我们的水平问题,去不去把握,是我们做人的素质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握不好这个“度”,究其原因:有的是眼界不宽,昧于大势,因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的是爱恨妨我聪明,以己为核心,以至言行失去准绳;有的是利害乱我精神,私心膨胀,得失之想,很难公允客观。所以,准确把握“度”,仅有良好的愿望还不行,也不单纯是方法问题,一个人的心性、品格、与胸襟更为重要。实践证明,善于把握“度”者,他必定重视自身品德修养。努力增强自己的是非观念和自我控制能力,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应该大力倡导的,哪些是要坚决反对的。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强化自控意识,增强自控能力,努力做到政治上把握住方向,感情上把握住原则,行动上把握住分寸,生活上把握住小节。这样,自己的命运就会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

    把握“度”,说到底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就像系鞋带,松也不是,紧也不是,只能根据脚面的感觉找准“系”的力度。还拿交友为例,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庄子的名言。与《中庸》上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是一个道理。君子的交友之道,如淡淡的流水,长流不息,源渊流长。今人将交友比作花香。说“友谊就像花香,越谈就越持久”,与古人有异曲同功之妙。再比如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要看到金钱与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是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谋福利的利器。既可以改善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又可积功累德、做更多善事。如果运用不好,就会带来无穷灾难。因为金钱最容易诱发人的欲望。能够认真把握好金钱与权力使用的“度”和“量”,你的人生便是富足而快乐的。因此,把握“度”,从根本上讲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的一种人生态度,需要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与探索精神。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很好地深思。

  

紫阳 2007/12/6 21:33

留下脚印

踩一脚
copyright © 紫阳 的空间 2010-2012
Processed in 0 seconds, 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