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发表于: 2008/4/1 11:44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1#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8/4/1
最后登录: 2008/4/1

水土流失

根据分析研究,黄土高原侵蚀模数大于5000t/ km2·a的水蚀面积为14.6万km2,集中分布在河龙区间、泾洛渭河上中游,以及青海省的湟水、内蒙古的十大孔兑、河南的伊洛河部分地区,其入黄泥沙多年平均形成的输沙量为14亿t,占黄河总输沙量的87.5%。其中,7.86万km2的多沙粗沙区,集中分布在河龙区间的21条支流及泾河、北洛河上游的部分地区,形成的多年均输沙量却达11.8亿t,其中粗沙3.19亿t,占全河粗沙输沙量的72.5%[5]。在黄河下游河道每年淤积的4亿t泥沙中,一半左右是粗沙,大部分来源于中游的多沙粗沙区。该区域的产沙是影响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的关键因素。1986-1997年,下游河道平均每年淤积2.5亿t泥沙,其中70%淤积在主河槽,使得平槽流量由过去的6000 m3/s下降到3000 m3/s。该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河的治理开发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危害,集中治理这一区域势在必行。
有效利用
由于该区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人为新增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亟待治理区域环境条件越来越差,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加之该区属国家级贫困县集中地区,地方财政基础薄弱,群众生活贫困,依靠地方政府和群众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比较困难。今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治理,将针对该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大中央投资力度,开展以沟道坝系建设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改变水资源利用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封禁轮牧,保障大面积的植被恢复,推动区域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快速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