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ha

记忆东林

龙丘先生 发布于 2012/7/18 14:40 浏览: 1684 回复: 0 所在分类:我的文章

                                                     忆东

        授业教育的起点是七岁,然而七岁至十五岁的过程只是处于格物致知的状态。十五岁开始便进入了诚意正心的内心修炼。经历了中考,内心便开始成熟,脱离了幼稚。进入高中,乃是成年人的开始。十分庆幸来到了东林,使得此生烙上了东林的印记。

        曾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有一重点中学,每到八点早自修结束,所有学生便冲下楼梯,集体上厕所。校长拉住一学生问,上厕所干嘛跑得那么快?学生答到,你不想上大学啊?于是,挣脱开跑走了。留下校长目瞪口呆。在东林,这样的事,三年未曾见过一次。为什么呢?一,处于较舒适的环境下,人容易松懈。二,我们没有把考入好大学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三,我们有更重要的去学。

        天龙八部里有一个练武的奇才,叫玄澄法师,为二百年来少林寺武学第一。一夜之间手足筋俱断,只因戾气太重,无相应的佛法化解,进入了武学障。这就好比做学问,没有望尽天涯路,消得憔悴终后悔。高中三年是人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时期,脑中若只有高考,岂不是入了知见障了吗?

        然而身在东林得到的是什么?是一个与衣狐貉立而不耻的内心充实,是一个人不知而不愠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仁者无敌的正义信念,这得益于每位老师的言传身教。

来到学校,最早见到的是康花老师。康老师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不标准的普通话和烈火的性格。可是我们看到了军训时康老师军训时帮同学在每个水瓶里灌满水,看到了因同学没有吃到午餐而与工作人员发生争吵,更看到了为了准备一道例题,却在课后自己做了几十道。不但讲解了数学题目,更讲述了数学的思维和考虑问题的方式。性格如火得康老师时常会与我们这些自命不凡的学生发生激烈的争执,但没过几小时,又会盯着你改正错误,丝毫不存在怨气。这一份责任感让学生终身受用。

三年的老班主任虞华老师是一位不大留作业,不爱开家长会的老师。常常主张无为而治。不见每天的训话,但是班级没有一点的散乱。平时把我们当作成年人看待,有了问题自己去解决,但凡到了较为关键的时刻,几句话便可使我们回到正确的路子上来。来到大学,每每想起虞老师令人不可正视的眼神,便深深警醒,不敢有丝毫的邪念。

陪伴我们三年的自然还有小王老师。很难想象,在众多学生奋战高考疯狂做题,写作文时,我们能拉上窗帘,看《锵锵三人行》,看李敖的北大演讲,看《红楼梦》的连续剧,看《肖申克的救赎》,看《天堂电影院》......有人觉得这不过是增加点作文的素材罢了,背几个万能不就行了。可是理性的播种,在土下时岂能看到日后的参天。每年的六月七日,屈原在汨罗江上跳上跳下,项王拿剑在脖子上抹来抹去,又有几个考生会去思考体会三闾大夫写离骚时的心境,又有几个考生会去真的为霸王扼腕赞叹。他们成了工具,语文也成了工具。今日,我早已忘记高考语文的分数,却还记得看《肖申克的救赎》时,小王老师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失去对生活的希望,看《天堂电影院》时,教导我们生活中必有大爱,看《这个杀手不太冷》时,叮嘱我们对灵魂要充满敬畏。思想的自由,文化的多元,都是在高中得到启蒙。在大学,已经能在辩场上大谈尼采,叔本华,黑格尔,能与国学老师探究朱熹与王阳明的异同,能与神学教授学习圣洁公义十字架的爱,能在禅寺中戏谑吃肉和尚的不语禅。种种,皆是在高中得到了不一般的教育。

东林的精神是什么?声声入耳,事事关心的背后是一种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人格。士的精神得以传承,感谢东林。愿一女中亦能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龙丘先生 2012/7/18 14:40

留下脚印

踩一脚
copyright © 龙丘先生 的空间 2010-2012
Processed in 0 seconds, 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