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追梦
发表于: 2007/11/22 10:01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1# TOP
秀才
性别: 男
积分:5
阅读权限:0
帖子: 1
加入时间: 2006/7/9
最后登录: 2009/9/22

这个项目研究北京老式建筑胡同与京都文化底蕴的关联。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它们围绕在紫禁城的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
要完成这个WebQuest项目,你们得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评论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这篇文章。为了策划好这次评论,你们要尽自己所能去了解有关胡同的信息,你们要调查北京的历史文化演变,要调查北京人的思想与生活状态的历史演变。要比较进入21世纪,当高楼大厦取代了古老的胡同,人们的思想状态是否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最后,请你们把有关信息与调查结论进行整理,选择各自的角度组织成文,完成一篇文学评论。有兴趣进行文学创作的同学,还可以仿《胡同文化》,写一篇满溢文化气息又生动有趣的好文章。

二.任务

你们的任务将是调查北京胡同的历史、建筑特色、分布情况以及北京人的思想状态、文化氛围的古今差异。全班同学将分成四个小组,去收集、整理、研究信息资源。

历史顾问组:研究北京的与胡同有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建筑顾问组:研究北京胡同的建筑特色、分布情况及最有特色胡同的资料。
人文顾问组:研究北京人今天与从前的思想、生活状态的差异。
文学顾问组:研究汪曾祺先生的作品风格。

三. 过程

(一)分组研究期

О 各小组应分头行动,为各自的任务做准备。你们需要探究下列领域:

 

北京的历史演变脉络

胡同及胡同文化

北京人思想的转变

汪曾祺的文学作品

О 各小组必须充分利用小组每个成员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的报告:

* 北京历史演变概况报告。
*
胡同及胡同文化概况报告。
*
北京人思想演变概况报告。
*
汪曾祺的文学作品风格研究报告。
然后,根据以上报告,展开对汪曾祺《胡同文化》的评论。

О 在开始研究前,提供给大家的参考建议:

每个小组需要讨论决定小组中每个人的任务,即每人必须探究的领域。

如果可能,请交给我一份每个同学的任务清单。

如果有人发现了可以帮助其他人探究的信息,请与别人共享。

你应该花时间去收集信息,这对你的研究大有帮助。

这是一个团队协作的项目,而不是由单独一个人去完成。

你的小组必须决定研究简报的表达形式,例如:海报、图像或其他形式。

制定一个每人完成任务的时间进度表,以简报形式发布。

记住,规定一个完成任务的截止期限,以便督促每个人按时完成计划。

(二)综合研究期

各小组在完成了自己的研究报告后,请选派代表面对全班同学进行答辩,然后各小组成员把答辩结果进行整和,展开对《胡同文化》的评论。最后,请每位同学上交一篇文学评论。

四.资源

资源卡片

О 网站链接表:

北京的历史概况

北京的胡同http://folkways.home.chinaren.com/hutong0002.htm

胡同详细介绍http://trip.263.net/china/beijing/cityview/bjht/index.htm

老北京的归宿http://dailynews.sina.com.cn/s/278323.html

汪曾祺文集http://www.shuku.net/novels/wangcengqi/054.html

作家素描http://www.hly.com/pinshuzhai/zjsm/2001/200106/060402.asp

新王府井体现北京文化http://202.99.23.236/GB/channel28/33/63/200104/19/55422.html

北京历史变迁http://www.btxx.cn.net/lsbq/index.htm

五.评价

在完成这个“胡同文化WebQuest”项目后,各小组成员必须做到:

就他们的探究,向全班提交一份研究简报。

为自己的研究进行答辩。

写一份综合性的文学评论。

文学组的同学,仿写《胡同文化》。

六.结论

完成这个项目后,各小组的同学都可以学会:

·  主动、全面探究文学作品。

·  就自己的探究提交研究简报。

·  为自己的研究进行答辩。

·  进行文学评论。
关键词 修改tag
韩寒
发表于: 2007/11/22 10:07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2# TOP
童生
性别: 男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07/11/23

闲话胡同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当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胡同的废墟上拔地而起的时候,人们在担心:胡同是否会消逝?大概正因为如此,有人又拣起了一个似乎陈旧的话题:胡同是怎么成为街巷的名字的?这个词是怎么造出来的?因为提出了新观点,所以今天再把旧话重说说。

  一、“胡同”最初不是汉语

  胡同一词最初见诸元杂曲。关汉卿《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之语。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里?”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砖塔胡同在西四南大街,地名至今未变。元人熊梦祥所著《析津志》中说得明白:“胡通二字本方言。”何处方言呢,元大都的。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进一步说:胡同本元人语。既是元人语,那就不能是汉语。元代将人划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所谓汉人,指北方的汉人、女真人、契丹人、高丽人。这四种人并非同一民族,也不使用同一语言。那么“元人语”也肯定不是“南人语”,至于色目人,包括的民族更多。故此“元人语”只能是蒙古语。

  二、胡同与井关系密切

  有的学者认为,胡同是从“忽洞格”———井转变过来的。笔者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从大都的实际看,胡同与井的关系更密切一些。

  先从胡同的形成看。元大都是从一片荒野上建设起来的。它的中轴线是傍水而划的,大都的皇宫也是傍“海”而建的。那么其它的街、坊和居住小区,在设计和规划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到井的位置。或者先挖井后造屋,或者预先留出井的位置再规划院落的布局。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因井而成巷”。直到明清,每条胡同都有井,这是毋庸置疑的。

  再从胡同的名字上看。北京胡同名字的成因,不外乎这么几个:以寺庙命名的,以衙署、官府机构命名的,以工地工场命名的,以府第、人名命名的,以市场命名的等等。但是,为数最多的,是以井命名的,光“井儿胡同”就曾经有过十个;加上大井、小井、东西南北前后井、干井、湿井、甜水井、苦水井……不下四五十个。这说明,胡同与井是密切相关的。

  三、奇怪的名字原于音译

  北京有些胡同的名字令人奇怪,因为用汉语无法解释。但是,如果把这些胡同的名字成蒙古语,就好解释了。试举几例:屎壳郎胡同,这名字多难听、多丑陋!当初此地的居民为什么要起这么个名字?其实这个名字译成蒙古语是“甜水井”!朝内有个“墨河胡同”,蒙古语的意思是“有味儿的井”,大概是被污染过吧。此外,如鼓哨胡同(或写做箍筲胡同),苦水井;菊儿胡同或局儿胡同,双井;碾儿胡同或辇儿胡同,细井;巴儿胡同,小井;马良胡同或蚂螂胡同,专供牲畜饮水的井……

  北京还有不少“ 帽胡同”。“帽胡同”蒙古语是坏井、破井的意思,前面加上一姓氏,表明这个坏井是属于某家私有的。这不是牵强附会,白帽胡同旁边,曾有个“白回回胡同”,说明这里曾是白姓穆斯林的住宅。而“猪毛胡同”附近曾有个“朱家胡同”,说明这里确实住过朱姓人家。杨茅胡同附近就是杨梅竹斜街。

  年代久远,有些发音被念走了样,这也不足为怪:汉语地名念走了样的难道就少么?不过有些蒙古语的地名难以考证了是真的。

  胡同是井的音译,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疑问了。但有几点还必须强调一下,胡同和井,在元大都时代都有了“市”的意思,沙络市也可以叫沙络胡同,是珊瑚市的意思。在古代汉语里本来就有“市井”一词,“因井而成市”嘛。同在元大都时代,胡同和井也有了“大街”的意思,《析津志》钟楼:“楼有八隅四井之号,盖东西南北街道最为宽广”。意思很清楚,“井”等于大街。

  旧北京的井窝子。在没有自来水的时代,北京居民的饮水主要靠井。一般居民没有私家专用水井的,就得到公用水井去汲水。图中的独轮车是专为人家送水的。

韩寒
发表于: 2007/11/22 10:10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3# TOP
童生
性别: 男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07/11/23
每次走在清明桥的小巷中总让我想起了胡同文化
学思追梦
发表于: 2007/11/22 10:13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4# TOP
秀才
性别: 男
积分:5
阅读权限:0
帖子: 1
加入时间: 2006/7/9
最后登录: 2009/9/22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胡同
发表于: 2007/11/22 10:25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5#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07/11/23
苏童-北京胡同
    北京街道布局之简洁平直是人们的共识,我记得十三年前初到北京,出了火车站到我求学的师范大学,公共汽车在宽阔的大街上行驶了很长时间,但只拐了两个弯。只拐了两个弯,这给来自南方小城的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通衢大道是北京城的一个标志,但另一个重要的标志却是遍布京城的胡同,或者可以这么说,气势恢弘的长安街属于一个首都一个政权,而那些纵横街市的大大小小的胡同是属于真正的北京人的。当然,这是我在北京客居四年后的管窥之见。

    上学时常常搭汽车到前门大栅栏去,有时是去一家小影院看电影(我最喜欢的一部日本电影《泥之河》就是在那家小影院看的),有时是去买东西,有时却什么事也不干,只是像许多人喜欢的那样,去大栅栏人挤人,纯属闲逛。

    印象中前门大栅栏那里的胡同最密集也最杂乱,繁华与破败,古老与现代竟然挤在一起相安无事,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都市气氛,而所有前来首都的外地客像鱼群一样在大栅栏的胡同里游来游去,进瑞蚨祥,出全聚德,或者像我一样只是来人挤人,除了东张西望,什么也没干。

    适宜漫步的是东城西城那些僻静而整洁的胡同,当然是在没有风沙和寒冷的夏秋之季,偶尔地你看见一个卖糖葫芦的推着车一路叫卖,看见一些未经改造破坏的四合院门墙在阳光下闪着朴拙而古老的色泽,听见某个门洞里传来老人聊天的声音(老北京人说话尤见韵味和美感),你会觉得北京其实也是安溢闲适的养生之地。

    北京胡同的名字风格迥异,有的简单机械,譬如东四八条,东四十二条,有的通俗象形,譬如拐棒胡同、羊肠胡同,有的充满历史沧桑感,譬如钞库胡同、兵马司胡同,还有的取了一个美仑美奂的名字,譬如百花深处。它们会令你掩嘴失笑,也会使你浮想联翩。

    我不是北京人,对北京胡同的印象一味地诗化,却缺乏一些鲜活的细节,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拿了封信去找一个陌生的诗人,诗人家在一条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寻访未遇,我便在胡同口看两个老人下棋,那是初夏的一个黄昏,因为无所事事,因为满地晚照和斑驳的杨槐树影,那盘棋对我来说成为不可不看的精彩棋局,我听见一个老人说,将,你死啦。另一个老人却愤然叫道,你怎么将呢?没见你这马蹩着腿哪?! 
胡同
发表于: 2007/11/22 10:40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6#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07/11/23
那是一种温情的回忆,总让我想起胡同口大树下一家人或是左邻右舍聚在一起的欢乐场面
胡同
发表于: 2007/11/22 10:41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7#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07/11/23
经过学了《胡同文化》这一课 我知道许多关于胡同里的知识  原来北京还有个好玩的地方就是胡同  在胡同里可以感觉到人与人的亲密
阿福
发表于: 2007/11/22 10:44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8# TOP
童生
性别: 女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07/11/23
据说无锡的胡同也拆的差不多了,像小娄巷那像个有文化底蕴的胡同呢。
学思追梦
发表于: 2007/11/22 10:48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9# TOP
秀才
性别: 男
积分:5
阅读权限:0
帖子: 1
加入时间: 2006/7/9
最后登录: 2009/9/22

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

想想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我们如何去发现身边胡同的美呢



 

胡同
发表于: 2007/11/22 10:51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10# TOP
童生
性别: 保密
积分:0
阅读权限:0
帖子: 0
加入时间: 2007/11/22
最后登录: 2007/11/23
我认为,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对于身边的胡同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

快速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