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t
发表于: 2009/11/17 14:46 引用 回复 只看该作者 1# TOP
秀才
性别:
积分:43
阅读权限:11
帖子: 2
加入时间: 2009/11/17
最后登录: 2010/4/24

这是一篇充满哀伤基调的的童年回忆散文。最让我感动的部分,是月云和她妈妈分离时候的场景,由对话细节构成,读着让人非常揪心:
      全嫂说:“乖宝,不要哭,你已经押给人家了,爸爸拿了少爷的钱,已买了 米大家吃下肚了,还不出钱了。你不可以回家去。”月云慢慢点头,仍是呜咽着说:“ 姆妈,我要同你回家去,家里没米,以后我不吃饭好了。我睡在姆妈、爸爸脚头。”

通过这恍如多年前的电影镜头一样的叙述,这所有的细节和对话,让我觉得这种生离,对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来说,比死别更加痛苦。以细节、对话取胜,我觉得是这篇文章感人的首要原因。

另外,我觉得还有两个主要矛盾,构成了这篇散文在艺术上的张力,也值得重视。

首先,作者回忆自己的童年,却没有说“我”如何如何,而是说“宜官”如何如何,用了第三人称,仿佛在回忆他人的一段遥远的往事,这是自己的主观回忆和第三人称的旁观视角之间的矛盾。作者回忆自己的童年,尽量从第三者的角度,以一种触摸他人历史的方式来叙事,却又情不自禁的加入了自己的感情,直接切入了“宜官”的内心和生活的许多细节,我似乎看到了作者写作时候的矛盾心情,既要客观冷静,又忍不住往人物的内心世界展开,这种手法对应着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的叙述者的主观性,基调非常真实,是感人的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个人的哀伤不幸和时代的普遍悲剧之间的矛盾。作者一方面觉得“他爸爸、妈妈自己没有做坏事,没有欺压旁人”,另一方面对导致月云“常常吃不饱饭,挨饿挨得面黄肌瘦,在地主家里战战兢兢,经常担惊受怕”这样的不幸事实而流泪。历史和生活,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深处其中的人,被历史的洪流裹挟,不仅仅是弱小者,即使曾经具有一定地位的阶层,也显得特别的渺小无助。

还有,这篇文章看似主要是回忆童年(以两个小孩子为中心),其实视野相当开阔宏大。我们从文章中可以读出金庸故乡的乡土风情,地主和佃农的相关土地制度,甚至三十年代的流行文化(流行巴金小说),当然作者最后还顺带梳理了时代变迁中父母、家乡其他人的不幸遭遇,折射出几代人的普遍际遇……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看完全文,我们觉得生活和历史中充满悲伤的故事,我们很感动。但我觉得,如果作者仅仅哀叹自己的不幸,我相信这份感动会分量减轻很多。作者在结尾的地方,试图在悲伤、不幸的历史中寻找到一个正义的平衡点:
    “不过他总是觉得,不应当欺压弱小,使得人家没有反抗能力而忍受极大的痛苦。”

这样的思考,就不仅仅是让人感动了,在朴素的表述中,还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我觉得,超越不幸故事的简单堆砌,达到“哀而不伤”的境界,这是艺术、当然也是感动的更高层面。

›› 本主题全部展开